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2页)昭化道简禅师追随云居道膺禅师学道很久,虽已得到老师的印可,仍继续留在云居山分担寺务,因其戒腊最高,人称堂中...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一个人的生活,首先要注重的是物质生活。当物...「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我都有一些期许和信仰。一般人除了信仰宗教以外,有的人相信...过去,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有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有人挖一...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命运,但是命运并不是定型而不可改变。因为一切的习惯乃至业...禅门里有这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信徒问禅师:什么是佛? 禅师十分为难地望着信徒,说道:这,不可以告诉你,因...我做事的原则是:用心去成就一切,用智慧去成就一切,而不要用金钱去堆砌一切。因为智慧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凡...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大悲咒修持仪轨...毗尼日用切要...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
问: 何谓四加行位? 妙境法师答: 四加行位是我们用功坐禅的人,由凡而圣,经过...
世间上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加阿修罗就是六道,如果不加阿修罗就是五道众生...
我们供养佛、供养佛的舍利,当然就是香、花,这个地方说出来各式各样的供养。这样供...
问: 请问在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即可,还需一部经伴随吗? 大安法师答...
问: 在学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欲念? 妙境法师答: 对,这是个问题。学佛修行中,...
问: 如何修行才能培养福德因缘? 妙境法师答: 培养福德因缘,第一个要发好心、...
出家,是指离开亲人、家庭、事业这样的世俗世界,到寺院里做和尚。 一般出家后的人...
从修道的人来说,日日是好日,天天在过年,也天天不过年。平常心是道,哪有年月日时...
在坐禅的过程中,懂得调身是很重要的事情。禅定的功夫要通过身体来实现,戒定慧都是...
问: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方法论就是信愿行信愿持名。首...
时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两个七马上就结束了,大多数人用功都有很大的进步,都有...
我们在此打禅七,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静坐的方式、调心的方式,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居士们来到禅堂,一定会感到禅堂的气氛很紧张、很严肃。禅堂的气氛,在当今的时代,...
智者大师说,我们修空观不能住。空观不是不能修,但是你不能执著在空的内涵上,不能...
问: 请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是不是忆佛...
我们明白了修行没有退路,应该怎么精进呢?发四种力量。 一、发胜解力此中胜解,即...
问: 请示法师,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为何? 净界法师答: 一、如果你是年纪已大,...
问: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而无心可安,识心亦无,法亦...
忏悔法门是我们佛弟子重要的修法,也是入道的首选加行。关于什么是忏悔,我们要在理...
问: 我非常相信在极乐世界有尊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可我是个非常内向,容易走极端...
问: 爱不重不生娑婆。作为有家庭的在家居士,是不是应在可能的情况下,断除爱欲的...
《楞严经》讲这个颠倒妄想,其实颠倒妄想是很多很多。但是从净土宗这一块,我们只要...
这一段佛陀指示修学圆通的一个正行。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呢?先把它的内涵标出来。我们...
其定心亦有宽急之相。定心急病相者,由坐中摄心用念,因此入定,是故上向胸臆急痛。...
第二个是重点,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一心即假观。这个假观其实是法华三昧的关键。...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对我们身心世界最大的一个作用,简单地讲就是破...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佛子应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根身生起了别,所以根身有障碍...
问: 两个孩子特别顽皮,常常我为此生气,打他们、骂他们。其实我也知道不对,可就...
佛教经文上也说过厌离女身,佛子也知道摩登伽女害得阿难破戒的故事。那么,佛教也重...
可以跟大家说,除了净土门,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作为佛弟子来修行,如果不依净土,...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钵喇婆,喝啰阇也,怛陀揭多耶,阿啰喝帝,三藐...
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呢?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
们知道一个人生的真理,就是生命当中但除迷情,不除其法。就是说,你不要去改变外境...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六道中,无业不造。若无心修行,反不觉得有此种希奇古怪之恶...
佛法难闻,善友难遇,道场难兴,人身难得;现在四样样样具备,平安吉庆、吉祥如意。...
净土宗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
当然,从佛法的角度,完全赞叹、完全诃责,都不中道。佛法的意思,应该这两个法门都...
我们常常说要福慧双修,修福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结果是怎么样?结果是修福的多...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
我们看智者大师。天台宗要修止观之前,一定有一个道前基础,除了修皈依以外,一定要...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须了解这两个法门的道理。就像...
一九五七年云居山有一位星明师,四十八岁,原是军人,后发心出家,来真如寺参学,他...
何谓修,何谓行?修就是要改,改脾气,改不好的习气。改到什么程度呢?改到六祖在坛...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自性空、什么是自性有...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 说我也是愿意灭除烦恼,怎么样才能灭除烦恼呢? 答曰...
镜子本来有光,只因被灰尘蒙住了,经过磨擦磨擦,转凡成圣,把脏东西习气毛病除掉了...
你在修道当中遇着一些个障碍,这个障碍也有顺缘、也有障缘,你怎么随这个缘? 咱们...
净土法门他是怎么拣择种性的?他不在三乘或者不定种性上拣,他是拣择的是决定种性。...
圆顿止观就是顿观。如果你觉得人生怎么处理都不是办法时,佛陀会建议你先不要处理,...
问: 请问师父,修不净观如果说观到内脏腐烂的话,会不会生病? 妙境法师答: 修...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文是约智慧解释什么是缚、什...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有出离心。怎么样栽培呢?应该...
大家都知道我们念佛的方法里面有一个叫做系缘念,这种系缘念呀,就是比如说咱们现在...
所谓的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呢?并不是在念与不念,必须念,这才叫执持。差别在哪...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么叫做正行杂行?正行和杂行...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到一念的清净心,它是没有相,...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总一切义,总一切义,持一切法...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中是以初地做一个界标。就是在...
我们这次净土宗的修学,有三种忆念,就是你必须要去观照三个: 第一个,忆念真如。...
我们《占察经》讲完了,附带着跟大家解释一下这个用占察轮的占察法,还有拜忏的忏法...
如何养成圆顿种性?只有一个方法──多闻熏习,如理思惟。这样子的熏习,遇境逢缘你...
我们看戊三的结叹六度功德。我们如法地透过理观来带动事修,事修来修学理观、帮助理...
追求来生的感受。这种人一般来说,是今生福报比较差可能身体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较贫...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五方便念佛门》一文,其介绍念佛门的修法有五: 一、称名往生...
我每次讲呼吸的时候都讲到,呼吸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有呼吸才有生命,没有呼吸就没...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边也要有因缘条件的。在《般舟...
礼佛、拜佛,是佛弟子最基本的修行功夫。我们在礼敬诸佛菩萨时,除了身、口、意三业...
佛号提不起来,首先你要常思惟生死之大患,这要常思惟,你一会儿不想,你一会儿就麻...
痛念无常,要下定痛心,十分现实的观照到无常。十分现实,再提醒一下,就是你不要在...
一、戒杀吃素 肉食有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故凡瘟疫流行,蔬食者绝少传染。又肉乃...
思惟罪业之后,要做三件事情: 首先, 特生厌贱: 对于我们所造的罪业,表示我们...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被色欲所迷惑。即使上根利智的...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话。在生命的路程中,...
净土法门一直讲到说是感应法门,这个成就不是靠你的禅定,不是靠你的功夫,不是靠你...
【原文】 学佛者无用庄严形迹,只贵真实修行。在家居士,不必定要缁衣道巾,带发之...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心态已经是错误了,叫作颠倒...
佛法的修学啊,当我们开始从教理的学习而生起一种智慧的观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原...
无常的道理,对初学者来讲,是很重要的观念。比方说,我们从学校毕业了,到社会上谋...
十番显见的道理,就是在说明我们一个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一定要牢牢地记住两个原...
今天我们修行要记住,要感念一切境界,用感恩的心来修行。在很短很短的时间,你就会...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对治法门。 第一要 明信因果...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
天台宗将止观(定慧)的修行分为方便与正修两种。方便指正修止观法门之前的预备功夫...
我们念佛,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他有两个,一个是念佛的力道,一个是念佛的引导,引...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两划,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间离,或是少一画,否则就不像人了...
【推荐】星云大师《不争人我》
【推荐】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推荐】星云大师《命运的主人》
【推荐】星云大师《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推荐】星云大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推荐】星云大师《我是佛》
【推荐】星云大师《以智慧来代替金钱》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推荐】【大藏经】【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推荐】【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推荐】【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何谓四加行位

在佛法里面能够修行,要有两个条件

学习佛法,你不会白辛苦的

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一部经即可吗

如何消除欲念

如何修行才能培养福德因缘

出家并不只是简单的到寺庙当和尚

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非真

坐禅时如何调身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头脑发胀时,可以观想眼前一片绿地或清水

要明心见性,首先要知道如何调心

初学坐禅,先要学会放松

修「空」不能住「空」

念佛的同时也要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吗

修行要发这四种力量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

忏悔法是改变命运越来越好的高手

修行总是进进退退,该怎么走下去

居士如何处理好修行与爱欲行的关系

我们的颠倒妄想有这两个要处理

圆通是怎么修学的呢

初入禅调三事的方法

观心是成佛的捷径,观心时有十个重点

修行最大的忌讳就是乱动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有志于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饮食

想好好修行,但是家庭放不下怎么办

女性修行应该注意什么

如果能明白所处的现前因缘,反而能在泥泞里更好地绽放

念经念佛与念咒,多少有些不同

念佛人修行的三个次第

不是它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

专修、圆修、杂修、正行、助行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法

悟公上人:修行直指

临终的正念需要有安住力

你要做三件事情: 内观真如、离相清净、借相修心

为何修慧比修福更重要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这辈子要修一次忏法

念佛行人,须敦伦尽分

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

动静不断用心,一年多后工夫得力

何谓修行?何谓入道

如何修自性空观

欲除烦恼,当行正念

无明烦恼的根没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做方丈当执事,看着是好事,实际是障缘

当信、当愿,剩下的就是尽形寿念佛

先超越妄想,再面对妄想

修不净观会不会生病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如何培养出离心

系缘念的念佛方法要怎么修

事持和理持的差别在哪里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念佛有两个重点

如何修地藏占察忏法

如实空跟如实不空,如何进行调配

修学六度的功德

用攀缘心来造善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不要恼乱修行者

五方便念佛门

修行禅定,保持呼吸的畅通是关键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礼佛拜佛时应该如何观想

修不起来,根本上还是因为道心不够,俗心太浓

痛念无常,用心真切

六大免除障难方法

思惟罪业后要做的三件事情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没有信愿,持名不是真效果;没有持名,信愿得不到真感通

念佛只贵真实修行

修行要先建立这三种心态

如何调伏对三界的爱取

初学者怎样保持道心不退

如何将中道之理运用于实际修行中

用感恩的心来修行,智慧就会一直出来

忏悔应具足十心

怎么念佛呢

天台止观二十五前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