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全部文章(第1页)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三)十界差别: 图片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下。本经的正修,一心三观...

思诸法如梦,降伏现前的爱取烦恼

正示观行分成两个观行,来降伏我们的现前烦恼: 第一个、思诸法如梦;第二个、观心...

圆通法师入竹林寺

在《高僧传》上说到一位高僧的事情,这件事是在南北朝在北齐的时候(这个齐最后是为...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

无心即是真清泰,有染如何望宝莲,这两句话是说到阿弥陀佛国的方法。无心即是真清泰...

来往轮回从此息,死生烦恼莫能缠

来往轮回从此息,死生烦恼莫能缠, 我们在这个世界,有时候生,有时候死,生死的时...

骄傲狐狸的譬喻故事

我现在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个,在山里面一个隐士,这个隐士,他虽然是隐起来了,...

如狼守斋的故事

在我们出家人的广律(藏经里面的广律)上说一件事。这是佛在世的时候,也可能有这么...

因地心和果地觉如何融合

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故闻者皆为诸佛护念。又闻经受...

你修行的净土实际是你真如本性当中具足的

大家注意这个自。自,意义非常深邃、深广。我们读《无量寿经》,讲阿弥陀佛在因地当...

凡圣同居土由两种能感的因所构成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凡圣同...

菩萨众中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

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

什么叫魔境?如何对治魔境

我们这一科讲到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当我们对于我们的五阴身心世界开始回光返照...

心上完全放下,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以照做不误

彭绍升。法名际清,字允初,一字尺木,苏州长洲人。幼年时聪颖有智慧,十六岁中秀才...

一个人的好坏是不决定的

在儒家的道理当中,有两句话提到内心的重要性: 第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古代...

两舌与恶口为何都是重罪

我们看这个天人的口业有四种,我们请合掌先念一遍: 四、不妄语-止善:止虚言诳他...

以果地觉作因地心,把弥陀功德转为我们的功德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到底在什么地方?他的理论依据在什么地方?我们知其然...

阿弥陀佛有这十种力量

一个菩萨断了一切烦恼,圆成无上正等正觉,得到佛的十种称号,他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何故极乐在西方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

冬瓜和尚的往生故事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用苦乐对比这样的明显地把他表现出来?就是通过这种苦,让我们生厌...

佛法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无我」的道理

说身无我这个无我的道理,本经上也是常常提到,般若经里边也常提到,但是就是好像也...

生死无数劫,闻佛无量德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在《付法传》上说到一件事,说阇夜...

何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问: 何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妙境法师答: 何谓唯心净土?我刚才说:诸法意先...

世间上事情都是无定相的

无定相,这个定相怎么讲呢?就是不可以改变的,叫做定相,它决定是这样子,是不变动...

天界的果报

这个天界的果报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在进入正题之前,一般佛教都是先讲果报再讲因地...

这个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希望消灭它

丙二、具足五缘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

忏悔的方法——理忏

理忏:无生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 前面的事忏,...

这个利他的心好处很多,会减少很多挂碍痛苦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让诸位去体会一下。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重点不在真假,而...

捐赠器官与临终助念问题

报载某师鼓励人死后捐赠器官一事,引起修净业者临终助念的问题,以为:既然死后即可...

执持这句名号时,就在「无住」

问: 众生如何降伏其心,除念佛外还有其他吗? 大安法师答: 当然有啊!佛应众生...

为什么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不是要我们不贪著吗

问: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那么多金银珠宝?佛经里也强调这些,我们不是要断舍离、苦...

无倒乱第一的离婆多尊者

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 这个星宿就叫离婆多。他的这个出家的因缘也很有意思。他有...

吝法小气得愚痴的果报

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 继道尊者就是周利槃陀伽。他为...

唯识学把妄想的产生分成两种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的时候,这个了就是包括了受用跟想象,这个明了包括受用果报,第...

不能远离五阴的爱取,就不能远离三界的生死

《楞严经》讲出一个譬喻说,像这个大海,大海就表示我们不生不灭的整体生命。大海由...

同样是阿罗汉,道力还是有深浅的不同

在这个《海龙王经》上说到一件事,佛这个时候到海里面为龙王说法,这个海龙王看见佛...

均提沙弥为何前生堕落为狗

佛在世的时候,和现在一样,就是有很多的人做生意,像我们在这地方做生意,或者远远...

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佛虽然出现世间了,佛本身没有去度化众生,而是变化一个人去度众生,以佛所化人而作...

济颠大师的末后偈

这个《济颠僧传》的最后边,最后就是济颠这位高僧临走的时候说一个词: 六十年来狼...

名号跟我们心性的关系,实在是太微妙了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

舍掉这些真妄交攻时,生出的种种妄境

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 我们修行的过...

佛陀证得的四种无畏

四种无畏, 第一是一切智无畏。 一切智就是不是那个声闻的一切智,是佛的一切种智...

修行时常常会面临的两个问题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

味欲的过患

四、诃味欲者:所谓苦、酸、甘、辛、碱、淡等,种种饮食,肴膳美味能令凡夫,心生染...

香欲的过患

庚三、明香欲过患 这个香是鼻根所对的境界。 三、诃香欲者:所谓男女身香,世间饮...

在本来无一物处当中,提起佛号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这个念佛法门...

这句佛号怎么念

这句佛号怎么念呢?印光大师说:一句弥陀念诵听,十句成片三三四。净土宗它是以音声...

净土宗的人,你要成就两种观照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这个见就是感应。忆佛主要是一种智慧门...

逆境是你最好的往生增上缘

清王贞生,江苏昆山人。父亲王彦敷,是亲近乡学的读书人,平日崇敬奉持三宝。但是儿...

若是你有佛法的功课,他那巫术就无效了

我现在再讲一个故事。大菩萨依如来功德之力,我们凡夫怎么办呢?我们凡夫怎么依如来...

供僧后又受八关斋戒,得到这样的现报

我讲一个故事听听。这个人,他是一个很贫苦的人,夫妇两个人生活困难,虽然各地方出...

求胜上心太厉害,烦恼特别重

如何忏悔?【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希望就是发愿,要常常发愿。...

什么是佛教所说的「三障」

赛场上,人们希望成为不被障难阻挠、成功达到目标的勇士;佛法中,也提醒人们要灭除...

何谓四加行位

问: 何谓四加行位? 妙境法师答: 四加行位是我们用功坐禅的人,由凡而圣,经过...

人的寿命在增还是减

诸位知道我们现在在减劫中,成住坏空,我们已经到了住劫的末端了,相对平稳的劫,住...

执持名号具足四缘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就是凡...

透过弥陀名号无量光的德能,马上就获得了三种利益

由于这个名号里面具足着无量光的义理、境界、德能,那么这个无量光也是一切众生本具...

往生净土有甚深的功德利益

前面是谈信愿行的信,下面就是谈愿了。就这一部分特别地劝勉我们这些众生,应当求生...

什么是阿鞞跋致

首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有的翻译叫阿惟越致,中文的意思就是不退...

诵持楞严神咒的功德、方法与注意事项

有云:咒心即佛心。持诵咒心即诵佛心,与佛心相接,受佛气分,而佛心远离诸过患,持...

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

一日至七日者,克期办事也。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

疑心生暗鬼

问: 我的岳母刚刚在三个星期前因病往生了。之前,都有同修来助念《地藏经》,最后...

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我们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这个邪心怎么说呢?在修行过程当中,我们是先从...

「六时」指的是哪六时

《论语》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

把因缘这个门关掉,真如的门就打开了

《楞严经》跟《法华经》的共同点,都是正念真如,都是把心带回家。 《楞严经》偏重...

求生华藏不容易,阴境现前反见娘

有两个发愿求生华藏世界的同修,有一天,其中一个得病,另一个去探视。眼看他病入膏...

「无色界」是什么意思呢

无色界天的人:就是修禅定的人他达到色界第四禅的时候,他住在四禅里面,时间久了心...

世间最胜的福田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帝释天带领天子们前来请法,请问世尊何处是种...

「四劫」指的是什么

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到劫,总伴随着万劫不复、在劫难逃等不吉利的成语。而且 劫和难...

佛教的斋日与斋月

唐玄宗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还对斋戒与祭祀活动尤为重视。史书记载,开元年间全...

处理和化解烦恼的方法

古代禅师提到对治烦恼时,常用断和转这两个字。我们现在对待事情都说要处理处理,为...

四种陀罗尼有何含义

陀罗尼这句话,是翻个能遮、能持的意思。遮,就是灭除一切恶法叫做遮。能持,就是修...

在佛法里面能够修行,要有两个条件

世间上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加阿修罗就是六道,如果不加阿修罗就是五道众生...

学习佛法,你不会白辛苦的

我们供养佛、供养佛的舍利,当然就是香、花,这个地方说出来各式各样的供养。这样供...

信愿行三者要互渗具足,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

南方世界的五尊佛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

西方世界的七尊佛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

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福报在顶着

所以,讲到这个无常的世间,凡夫执著是常。受皆是苦,而凡夫把它当作乐,我们这个色...

我们的本性跟我们的心,跟这个意识有什么不同

跟诸位讲清楚,本性照说是不可说的,因为他是不可思不可议,讲不出来,看不到,听不...

心性寂净到极点,光就出来了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 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

要成就法门无量誓愿学,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最方便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

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问: 请慈悲开示,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大安法师答: 你提这个问题好像就在...

吃素的常见疑问

一 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对于学佛是否一定要吃素的问题,弘一法师曾在一篇文章中作...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三、思惟暇满难得。 闲暇圆满的人生是难得的。前面两个思惟生死的过患、思惟死殁的...

生命是让你来历练的,把今生当真,临终往生就很难了

《楞严经》在看今生,是认为今生的生命,是没头没尾,你本来没有,后来也没有,就现...

我和观世音菩萨是「同学」

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左胁士,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观世音菩萨...

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一部经即可吗

问: 请问在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只需一声佛号即可,还需一部经伴随吗? 大安法师答...

藏地与汉地的极乐世界画像为何风格迥异

问: 藏地与汉地的极乐世界画像风格迥异,这是什么原因?跟人文地理风俗有关系吗?...

忽于中夜,遥见远方街巷亲族眷属,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辛九,逼心飞出夜见远方。 这个逼心,就是说那个止观的力量去逼迫无明妄想,突然使...

四体忽然同于草木,若作圣解,则受群邪

看第七科,尘并入纯烧斫无碍。 这个尘指的是内外的四大。内在的叫色身,外在的是五...

忽于夜半,在暗室内,见种种物

我们看第六科, 心见密澄暗室睹物 。 这个心见,就是在禅定的内心当中产生这个见...

见胜成慢这种大我慢魔如何对治

他这种我慢心,我们看佛陀他的对治方法。 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非为圣证。...

【推荐】平常散乱心念佛可以灭罪和往生吗

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 答:如日出,群暗消,称洪名,...

凡夫的時候最好不要有神通

神通这件事,从凡夫、或者是圣人得神通的经过来看,一定要有禅定的功夫,没有禅定的...

如果太快乐了,你会不会放逸

当然生活快乐一点也好,我也不反对。但是你要小心一点,如果你太快乐了,你会不会放...

因果究竟是同时还是不同时

这里,讲到两个观念:因果不同时跟因果同时。 第一、我们一般在论断因果,是偏重因...

是什么力量让业果相续呢

我们讲到缘起篇的第二个重点业果相续。 前面一科我们讲到业果的形成。业力是第六意...

如何消除欲念

问: 在学佛修行中,如何消除欲念? 妙境法师答: 对,这是个问题。学佛修行中,...

如何修行才能培养福德因缘

问: 如何修行才能培养福德因缘? 妙境法师答: 培养福德因缘,第一个要发好心、...

如何替众生做善事,让他们从三恶道往生到三善道

问: 感恩师父的开示。如何替十方众生做善事,他们才能够从三恶道往生三善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