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随机推荐

以平常心来看待祸福

有句话:否定加否定等于肯定。此所谓:泰极否来。阴盛必阳衰,阳衰必阴盛,阳盛必阴衰,阴衰必阳盛。 在《塞翁失马...

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岂是逃避或所谓的看开就能解决的。对于迟...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

简单施食仪轨与施食功德

佛在经上说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童男、童女及诸人天都可以施食的,没有所谓的只有出家人才能施食的说法。...

一位煤老板的因果报应

我们有一期《净土》杂志刊登了一则因果故事,是真人真事。 作者是位法医,同时是名佛...

你对「感受」还看得很重,你就不可能离开三界

我们开始不再随顺我们的感觉而走,我们一个修行者,你真的要行菩萨道,你要放弃你的感...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人,生在这万花筒般的红尘俗世里,无论是谁,都会被他人评论,说长道短、或美或丑、或善或恶;也必然会遭到他人的讽...

达摩西来意

菩提达摩开创了中国禅宗,成为印度来华高僧中对我国佛教和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位。因此对...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否定的。佛陀历来主张中道,反对...

【大藏经】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佛说一切诸如来心光明加持普贤菩萨延命金刚最胜陀罗尼经 大兴善寺开府仪同三司肃国公特进试鸿胪赠司空諡大辨正广智...

【推荐】不要倒霉了才来学佛修道

像你们又修道又念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有道我就拜。密宗也好,显教也好...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一切法门都...

不死种子

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 那先比丘 :人死后有来生吗?那先比丘回答:当然有来生。弥兰王不解:人有来生,为什么我看...

皮克的99块金币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这五条规范我们称之为五戒。第一...

高声念佛面向西方门

【原文】 问曰:想即无想,谨闻之矣!然《方等经》中,修无上深妙禅定,令继想白毫兼...

如何能够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问: 念佛同修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保持精进念佛的道心?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现代众生听闻佛法难,听闻到佛法闻...

论佛教徒的修养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自东汉到唐末是由萌芽而达灿烂的时期,由四代到现时是由凋零...

要得大涅槃,反而不能急

麻谷宝彻随侍马祖道一,问说:如何是大涅槃?马祖答:急。麻谷问:急个什么?马祖说:...

【大藏经】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佛说龙施菩萨本起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五千菩萨及...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

【大藏经】决定藏论

决定藏论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谛译 心地品第一之一  智慧靡不通  于净更无治  济世论世尽  顶礼最胜尊  法...

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肉行吗

问: 学佛两个多月,肉不吃,鸡蛋不吃。请教师父,肉、鸡蛋和菜炒到一块,光吃菜不吃...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慧律法师:心无所住就是安住

世间没有中庸,无相才是真正的中庸;心无所住就是中庸;空一切法才是中庸之道。 有信徒问我:心要安住在哪里?我告...

念诵《法华经》的六种功德利益

佛陀说,如果有人想要舍离懈怠心,应当用心听《妙法莲华经》。听闻此经后,再如理思维...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身咒、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亦即...

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痛苦、烦恼的因缘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但是,人们总是不愿...

用攀缘心来造善业,譬如美食夹杂毒药

追求来生的感受。这种人一般来说,是今生福报比较差可能身体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较贫穷...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什么...

苦难到来时,这时候该怎么办

无论什么人,只要造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报就是除了在人间的时候,最后说不出来...

不原谅别人就是不原谅自己

一天,艾子乘船在海上漫游。天渐渐黑下来了,艾子将船停泊在一个岛屿附近,在船上休息。 夜深了,四周很安静,没有...

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能不能往生

问: 请问法师,龙华三会的第三会得度的都是释迦牟尼佛时就念佛的弟子,就像是我这样...

婚礼上的一百元纸钞

前日去参加一个婚礼(天主教仪式),神父在弥撒当中, 用一张一百元纸钞作了个比喻,我自己听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待在能让你的修行成长的地方

有着低劣业力的众生,将目标投注在世间的显赫与虚荣上,行一切事时,完全不会想到业力...

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基础,佛教说人世间都有因果轮回,但是对于今...

具足信愿的人会散乱念佛吗

问: 弟子有一个问题请教,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具足信愿,散乱心念佛能往生。一个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人...

用智慧水去灌溉这个愿

我讲一个《法句经》的小故事给大家参考。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一天他以神通力到了...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进止。动静...

誓愿宏深的药师如来

归命满月界 净妙琉璃尊 法药救人天 因中十二愿 慈悲弘誓广 愿度诸含生 我今申赞扬 志心头面礼 法药师救人天...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常想这是逆增上缘,可是我的处...

印光大师:亲属不信佛、不如法怎么办

彼等不能如法,一须以言劝谕,二须于佛前代为忏悔,祈其加被令其回心转意也。当以平心和气说世间富贵人逸乐致苦,贫...

每天都给自己一个检验

说到修行,实在需要我们慢慢地用心去体会。我刚出家的时候,总希望天天都不要离开老法...

如何修不净观与无常无我观

大乘起信论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观,主要是提出两点:一个是不净观,来对治贪爱的烦恼;第...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种大法。但他拜访了许多名师,都...

【大藏经】第一义法胜经

第一义法胜经翻译之记 夫爱法者必深善根。《涅槃经》云:「供佛二恒。」魏尚书令仪同高公,重法心成,生上财想,博...

念佛必须得定量定时

念阿弥陀佛,你必须得定量定时。如果你不定量不定时,你自己进取心渐渐就没有。好比你...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念佛,应该觉照。我们念佛的人,...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果禅师幼时即不食荤腥,不好他乐,惟喜欢捏泥土为佛像,供于田...

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具有乐观精神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铁匠把一根铁条插进炭火中烧得通红,然后放在铁砧上敲打,希望...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明朝时有一个小沙弥,住在普陀山的寺庙里。 有一天,小沙弥心血来潮,想到郊外走走。...

靠自己的观照力消灭掉

讲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师,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只冻伤的老鼠,这只老鼠饥寒交迫已...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天提出来,给大家作个参考,让大...

【推荐】【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都找人改名,据说可以转运、消灾,弟子对此很迷茫,请您开示。...

皮草行业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会去想,动物是因为他们所穿的大衣、衣领或皮草饰边而死的。你可曾想...

用零散的时间来修系缘念佛法

我们常说,念佛一定要建立在信愿上,要用心把念佛人自我的觉受念出来。我们每天用这样...

关于施食的看法

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以己之理解,劝阻别人施食,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知见。不仅误己...

大安法师:科技与宗教的关系

问: 请法师开示科技与宗教的关系,确切地说,与佛教的关系。 大安法师答: 现在是一个科技时代,每个国家都非常...

灭佛的因果报应非常大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帝王、将相都在护持佛法,但也有一些帝王灭佛。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灭...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 第一段是说明,既然心外的境界是...

吃肉的危险

(一)吃肉易得心脏病 美国每年至少有一百万人患心脏病,其中六十多万人不治死亡。美国的心脏病研究委员会研究报告...

木头与蛀虫

有一根木头上,忽然来了一只小小蛀虫,整日在木头身上爬东爬西。木头不耐烦地对蛀虫要...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在朝拜五台山时得到文殊菩萨示现,为其指点迷津。文喜禅师前...

【大藏经】佛说迦叶禁戒经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 佛说迦叶禁戒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摩诃比...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悖凶类 悖是违背、违逆的意思,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就会带来凶灾。这一章...

诈言马死喻

过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黑马入阵与敌作战,由于恐惧害怕,所以不敢战斗,于是便用血涂...

圣严法师《禅宗的顿渐法门》

我今天来讲什么是禅宗的法门?禅宗有所谓顿和渐两种法门,而且永远争论不休。什么叫顿?什么叫渐?顿是不立文字、不...

修净业当知的八件事

净土念佛法门,虽说是上中下三根普被,什么人都能修,也是公认的可以无师自通的善巧法门,但最近读净土祖师彻悟大师...

佛门里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们知道,因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烦恼和坏的毛病,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喝了酒就壮...

如何善巧开导安慰临终之病人

今为一一条陈,庶不至临时无所适从耳。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者。 切劝病人...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师父印证,特拈出这个题目。我们由某处往某处,必须预备资粮和...

【推荐】印光大师论逆境

所谓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顺利的环境。逆境,可以是大自然的莫测风云,也可以是人...

养猪场参观记

有一种回忆,住在都市已渐淡忘;有一种体验,住在都市恐不知道。 某假日下午闲来没事...

【大藏经】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巴看落目瓦传 元甘泉马蹄山中川守分真师姪智慧译 敬礼一切诸佛菩萨。  救护一切面前...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是在开始做因缘的观察,佛教的因...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

修净土法门还可以诵楞严咒吗?

问: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

为何有时修善反而痛苦会加剧呢

这个地方问题来了,因果是隔代受报的,比方说,有些人吃素,身体不好,就怪罪吃素,说...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净的,也有毁戒不净的。我们僧团...

顺生死流的十种心

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如何保持大悲心不退?那靠你的...

亡者有瑞相,能否判断已往生极乐

问: 我们这里有一座净土寺,成立了助念团,好多居士参加。助念团的判断标准是:两天后,身体柔软,能盘起腿,面相...

【大藏经】佛说自誓三昧经

佛说自誓三昧经(独证品第四出比丘净行中)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摩竭提界梵志精庐大丛树间珓...

【推荐】念佛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有的人念佛数目念很多,但是并没有得到信心和欢喜,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把眼光注意在...

【大藏经】大乘庄严经论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一 太子右庶子安平男臣李百药奉 勅序 臣闻。天帝受无上之法。景福会昌。轮王致正真之道。神祇合...

修学首楞严王三昧时要注意的两个重点

当我们在修学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基本上要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个就是云何应住,第二...

【大藏经】【注音版】印光大师《德育启蒙》

印光大师《德育启蒙》...

三十六种富贵之人的心相

古时候有一句谚语说:「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的相貌是会随着他的心念善恶...

逞强好胜,终非道人资格

参禅人,只顾真参,只忙努力工夫,打失时,用头触柱,或用头碰地,眼泪挂脸上不止,才...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含义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广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 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义,对净化人...

夫妻间和谐解决之道

有位少妇由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成为一种心病。致使她的性情乖戾,夫妇俩更合不来。 恰巧有一位高僧来到...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念头,就有什么现象与之相应;如果什么念头也没有,现象也就无...

明心见性并不难,悟后起修才是个大问题

【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得念:得到正念,总持就是说总一切义,总一切义,持一切法,...

现在乞丐骗子很多,还要布施吗

问: 当我们给路边乞丐布施时,朋友说那些乞丐是骗子,指出明知是骗子而财布施的行为不合适。财布施是培养慈悲心,...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佛具如是神力,...

宝天比丘

恭喜!恭喜!恭喜长者您喜获麟儿!哇!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居然天降七宝之雨,整个家中都充满了无尽的宝物!是啊!是...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六种神通,他心通、天眼通都具...

随顺因缘的求职观

有句话说:「毕业即失业」,就业问题经常是社会新鲜人最大的困扰。在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会向政府贷款继...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我们不住相而行布施,我们什么都...

受用果报的同时,也在创造新的业力

若从因缘观来观察,我们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上,每一个剎那生命都要面临两种情况,一是受...

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自古相传,凡是作为一位禅师,...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人生活在人群中,都希望对自己、对他人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可是要怎样才能认识自己、认...

你是要面对太阳还是面对黑暗

如是菩萨所有戒、忍、精进、静虑、般若意乐,犹无厌足。 是名菩萨广大意乐。 这个地...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义疏

大乘起信论义疏上之上 净影寺沙门慧远撰 大乘起信论者盖乃宣显至极深理之妙论也。摧邪之利刀排浅之深渊立正之胜幢...

一只破水桶的启示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缝,因此每次到家时这...
重新加载文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