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10页)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性,还有自身素质的结合。我们...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佛弟子在修行和做人处事中的责...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有四种因缘会使大众心生贪爱...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人非常真诚笃实...

我们信仰的是三宝,不是信仰哪个人

如果菩提心没有生起来就很容易退转,这是不变的信仰。 不变的信仰,信什么呢?信三...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功夫怎么样?小朋友不要去玩!...

佛教之三种简易修持法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

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一、什么样的修行人是魔子魔孙 印光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为财色名食睡,烦恼也...

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持名号又分出来有声念佛,与无...

有修行了,自然会有人护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听课,有个比丘尼法师开示,他说他常常跟学生说,不要攀缘,你有修行...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因为身体不好,又没有行到究竟...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定。心...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方便具足」, 谓努力掌握...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

学佛之人,当具择法眼。佛法,法法都好,然须知有自力、佛力之不同。禅、教、密等各...

如果我不种菜,就写不出那样的诗了

大约十五年前,当我在美国时,有位美国佛教学者来访。她对我说:亲爱的上师!你写的...

一切众生都贪恋这个色壳子

四大无我,五蕴皆空。人死了只剩下骨灰,这骨灰是不是他,你不能骗他,因为有鬼的灵...

轮回路险,用功须生处转熟

古代赵州禅师,三十年不杂用心,这三十年功夫都不打失,他这极熟啊!昼夜六时功夫都...

心安放在道上,龙天护法自然护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龙天护法自然护持。所以修行人不要去打广告,做宣传。如果有一点功德,还要藏...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说学了这么多年佛,没找到一个正法,现在...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要说动中用功,不容易!工夫恰...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

修行不必挂碍衣食 真修自有龙天护持

《佛藏经》上说,出了家的人,应该一心用功办道,随顺佛陀的教法去修行,不要挂虑衣...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都要一门深入。 解和行怎么深...

文殊菩萨是修何法门而成就的

文殊菩萨在众生面前主要代表法,同时也以善知识的形象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启发我们...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

我们现在最大的盲点在哪里?身为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注意结果,...

三种方式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佛陀说有三种方式可以打开涅槃安乐之门: 第一种,就是我们刚开始透过布施、持戒、...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

发心的重要性

修任何法都要注意三个方面,修任何法门都好,首先是发心,然后是修行,第三就是回向...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

以死亡和衰败做为禅修对象

如果在家生活是最适合修行的话,佛陀就不会叫我们出家了。我们的身和心就好像一群小...

修行中我们常犯的四个错误

像学习无常、苦空等这类的教法时,我们常常容易有几个偏差,即是: 第一,简单的记...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生活和修行的意义

问: 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行者应该如何追求福德和功德? 静波法师答: 福德,福就是...

哪些念佛方式是不如法的呢

我们要念好这句佛,就要知道哪些是不如法的方面,以便避免和改正。 念佛最忌讳的首...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要怎样将一心归命巧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 净界法师答: ...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很多人误会了佛经上所说的功...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

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

佛示比丘四法要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等五百人共会一处。 那时,舍卫城中...

专一念佛之章程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种莫大善根。此后纵不能长素,...

修行亲力亲为,才能解脱生死

灵意老和尚1926年(二月初六)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山阴县。19岁于大同南寺礼上...

大悲咒的妙用及相关修法

接下来主要是讲第五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大家都应该记清楚它。我...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安乐道,...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

无我空性的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损。纵...

不净如空,身心空寂,能所双亡

不净观确实是去除对色身、尘劳贪着的简易而有效的方法,在解脱道上的修行中占据了非...

行四事能令菩萨速得陀罗尼法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修行最快捷,诵哪一部经最有功德,持哪一个咒最灵验其实无论诵经、...

在家居士的安乐八法

有一次,一位名叫郁阇迦的年轻婆罗门来拜访佛陀。 「世尊啊!像我们这样向往出家的...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出禅宗的宗旨:惟论见性。不论...

九想观的具体观法

不净观主要是为了对治贪心。人生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贪欲,贪欲若除断,痛苦自消亡。为...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德。尽是恪守义务,尽职尽责...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要做无常的准备。本来,佛法再...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大家现在都是出家的,要珍惜自...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地方有一层意思:为了要简别...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七件事。那么修行者日常生活中...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我们这边来。那么所有的感应景...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去勉强的随顺,完全就耽误了自...

有文化知识的人特别要做钝功夫

印祖教我们修学念佛法门的一个方法,就是一门深入。 有很多人,特别是有文化知识的...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命的本质就是把我们过去的业力...

如果你想拼往生,就要把你的后路切断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满当中主要有两个:第一个,...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满,出家求出生死。也就是说,...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

有十种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

佛陀的三十二相从何而来

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是说佛的身体有种种美妙的地方。那么...

年轻时用来建功立业,有空再来修行,这样可以吗

问: 师父,我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用在建功立业上,等空余的时间我再去修行,这样算是福慧双修吗? 慧广...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答: 以前圣严法师讲过这样一个公案:在日本的大本愿寺,...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比丘们!你们应当知道,世间...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要过河,河的彼岸是我们的目标...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证得道果。说起来容易,真能那...

身在公门好修行,走进宝山不空回

吴兴县(湖州)有一位大中丞(巡抚),他的先父曾经当过郡府的刑杖手。工作虽属卑贱...

少欲知足,诲众清约

少欲知足 宋宏觉禅师戒徒众云:汝既出家,如囚免狱,少欲知足,莫贪世荣;忍饥忍渴...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呢? 慧广法师答: 首先要告诉你,两者对修行都重要。但更...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我们修行的理路,这一点要切...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

念佛一法对在家人最为亲切

念佛一法,乃背尘合觉,返本归元之第一妙法。于在家人分上,更为亲切。以在家人身在...

开始很猛的人,退下来也很快

修行人的通病就是他的发心很猛,恨不得一脚就踏到。但是欲速则不达,开始很猛的人,...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恶口、两舌四种口业。要远离...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这世间有四种修行人,是哪四种...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关与开悟中的...

修行有了目标有什么好处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我们来到人世间,我们的目的不是追求很多很多的财富,也不是...

修行中的七种法供养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去供养...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爱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万别,所立功课不应强求一致。佛法的修持,不外乎...

佛教徒的五条准则你做到了吗

第一种,我们要感恩。感恩就必须要明白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因缘帮助...

这两个念头,让你最快速增长福慧

佛法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修福,第二是修慧,即福慧双修。福主要指我们外在所依存的环...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为重心。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

每一次的付出,都为心中砌一条大道

有三个工人在工地上砌墙砖,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人非常丧气没好气地说:没...

修行还是以念佛为稳当

大家只要看看《楞严经》中讲的修禅定,色受想行识五阴魔,就知道修行的道路是险象环...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问: 为什么我们要选择到极乐世界修行? 大安法师答: 我们这个世间修行,进道很难。然而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于烦恼中证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问: 净土法门的修行强调断恶修善,而有些法门强调可以通过饮苦食毒的方法,于烦恼中证入自性。这种说法是否有其...

净土法门实修之要径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行持易而收效宏,为未法众生之解脱宝筏...

一切时一切处,洪名圣号不离心口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愿为先导,念佛为正行;信愿行三,乃念佛法门宗要...

修行必须常行精进

关于精进修行,外道都很强调这一点。有一个修仙道的,拜了一个老师。老师先给他一个...

为何修行人要过午不食

问: 修行的人过午不食或者日食一餐,那是为什么? 成刚法师答: 过午不食,就是所说的持斋,斋就是和佛法相应...